从天安门向东,驱车30公里,就到了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。这里,是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。
隆冬季节,这里一派繁忙景象。在施工现场,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,高耸入云的塔吊有条不紊地在运转。今年底,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设成为节能绿色建筑典范,并投入使用。
北京“水立方”夜景。“水立方”建筑采用世界先进的环保节能膜材料,可最大限度节省照明电力资源。
日前,《北京市“十三五”时期民用建筑节能发展规划》公布,未来5年,北京将在城市副中心等具备条件的绿色生态示范区,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建设。近年来,北京在建筑节能工作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,努力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,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品质。
5年建30万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
“北京城市副中心、北京新机场、2022北京冬奥会场馆、环球影城、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重大项目,将建设成节能绿色建筑的典范。” 在日前召开的《北京市“十三五”时期民用建筑节能发展规划》发布会上,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、新闻发言人王承军宣布。
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先后强制实施超低能耗建筑标准,节能率达90%以上,绿色建筑成为未来趋势。作为首善之区,北京必须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。
北京行政副中心规划图
王承军表示,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是历史性的战略选择,是千年大计、国家大事,是进一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、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、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标志性工作。
据了解,未来5年,北京将新建不低于30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建筑示范,建筑的类型将涵盖城镇住宅、城镇公用建筑、农村住宅等。目前北京已经开建的超低能耗建筑接近5万平方米。到2020年,北京新建民用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比“十二五”末平均能耗下降25%,建筑能效将达到国际同等气候条件地区先进水平。
目前北京绿色建筑示范区、重点产业功能区内的新建民用建筑,40%以上的建筑已达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。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全部建筑将达到二星级,其中70%达到三星级。这些建筑在节地、节水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“绿色化”。
建筑节能取得重大突破
数据显示,2015年年底,北京城镇民用建筑总面积达80570万平方米,其中节能民用建筑59937万平方米,占比74.4%,比2010年提高了17.3个百分点。王承军表示,“十二五”时期,北京建筑节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,节能建筑比例和建筑能效水平大幅提升。作为首都,北京的节能水平一直保持全国领先。2013年1月,北京率先实施节能75%的建筑标准;同年6月,全面执行新建民用建筑绿色标准;2015年11月,又在全国率先启用新的建筑节能超低标准。“十二五”时期,北京设计和建设绿色建筑9065万平方米,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志认证的建筑1663万平方米,18个项目获得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,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首位。
“十二五”时期,北京建筑节能改造实现跨越式发展。太阳能、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大幅度推进,供热能源结构不断优化,中心城区基本实现供热无煤化,全市清洁能源供热比例增至81%,城市热力网、燃气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比例达95%以上。
未来5年,北京民用建筑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100万吨标准煤以内,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民用建筑总面积比例将达到25%以上,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上应用比例达到40%。
超低能耗建筑是趋势
近日,北京焦化厂的3栋公租房,以超低能耗建筑模式开工建设,这是北京住宅领域向超低能耗建筑迈出的第一步。目前北京市住宅节能率基本是75%,而这3栋超低能耗公租房的节能率将达到90%以上。
距北京中心城区40余公里的北京新机场,其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。据项目负责人介绍,按照节能环保理念,新机场航站楼设计高度由80米降为50米,便于采取屋顶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设计,同时实施照明、空调分时控制,积极采用地热能源、绿色建材等绿色节能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。
超低能耗建筑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建筑之一。与普通建筑相比,超低能耗建筑几乎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,隔热性能更强。它通过高隔热隔音、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利用太阳能、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实行被动采暖和制冷,最终实现低能耗。
“北京承诺2020年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,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势在必行,建筑节能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面临严峻挑战。”王承军表示。
北京将积极借鉴国内外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,建立超低能耗建筑的技术路线和标准体系,形成符合北京气候特点、建筑特点、施工特点及居民生活习惯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路线,通过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,尽快形成有效推动北京民用超低能耗建筑的政策标准体系。
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十三五”时期,北京将结合首都城市总体功能定位,优化城市空间布局、调整能源结构、促进可再生能源应用,加快能源技术和供给改革,充分吸引利用国际先进建筑节能技术,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,倡导绿色生活方式,提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,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。
责任编辑:李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