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11月1日发布一项关于陕西省小微工业发展调查报告显示,截至前三季度,作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陕西省小微工业小幅回升,全省小微工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速为2.2%,较上半年回升0.5个百分点,小微工业行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,企业吸纳就业作用显著,关中地区小微工业发展优于陕北、陕南,但仍面临着市场需求疲软、企业经营成本较高以及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,全省小微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降本增效任务依然艰巨。
行业结构逐步调整 吸纳就业作用显著
在调查的小微工业的41个大类行业中,13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,主要集中在非传统优势行业,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59.1%,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40.9%,铁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0.3%。28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为负,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纺织服装、服饰业,该行业由于受网购冲击较大,导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下降88.4%;受煤炭产能过剩以及国际原油继续低迷的影响,煤炭开采与洗矿业、采矿辅助业与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下降47.2%、46.9%、30.6%;受有色金属价格低位徘徊的影响,有色金属矿采选业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下降71.3%和34.9%。
与此同时,随着各级政府逐步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,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兴办企业,在全省小微工业企业中约占六成的私营企业发展稳定,波动较小,在吸纳就业方面占全省小微工业吸纳从业人员的62%。
关中地区小微工业发展优于陕北陕南
由于陕西省三大区域资源禀赋的差异,已形成了以关中先进制造业、陕北能源化工、陕南绿色生态资源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格局,导致不同区域的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有所差异。调查显示,在小微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方面,关中地区的西安、渭南同比下降3.4%、3.8%,铜川上升55%;陕北地区的榆林、延安下降5.5%、56%;陕南地区的汉中、商洛下降23.4%、10.4%,安康上升4.9%。调查表明,受煤炭去库存,石油价格低位徘徊等因素影响,以能源化工为主的陕北小微工业生存压力较大,榆林、延安的关停比均在50%以上。
市场需求疲软、企业经营成本较高以及创新能力不强仍是掣肘
全省小微工业企业订单不足,市场需求疲软问题依然突出。调查显示,44.4%的企业三季度订货量低于正常水平,同比上升6.1个百分点,环比上升1.9个百分点;52.7%的企业三季度订货量处于正常水平,同比下降6.4%,环比下降2.6个百分点。受订单需求不足影响,三季度企业生产能力(设备)利用率为57%,同比下降5.2个百分点。在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中,36.1%的企业认为市场需求不足是制约小微工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,同比上升9.8个百分点,环比上升3.4个百分点。
另外,经营成本增加也挤压企业发展空间。据调查,虽然各级政府抓供给侧结构改革降企业成本效果逐渐显现,但用工、融资成本以及原材料上升快等方面依然面临不少问题。一是受最低工资的不断上调,以及较高的社会保险费率等影响,用工成本居高不下。调查显示,22.3%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的过快增加是企业面临的另一突出问题;企业效益下滑,用工成本过高导致80%的企业三季度无招工需求。二是融资成本高,融资渠道有限。由于大多小微工业企业自身财务不健全,融资担保平台不完善,难以从银行取得贷款,且民间借贷利息高,导致企业融资难。三季度仅有7.2%的企业有银行贷款需求并得到部分或者全部贷款;2.7%的企业发生民间借贷,年化利息高达22.1%,严重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。三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加大企业经营成本。20.4%的企业认为原材料上升快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,原材料成本上涨,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加大,利润空间缩小。
此外,陕西省小微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、产品初加工型以及低层次的制造业等,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企业数占比为18%,农副食品加工业与食品制造业的企业数占比为10%,通用设备制造业、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数占比分别为9.7%、5.9%。从内部结构看,全省的小微工业创新能力不强,主要集中在低层次的制造、食品产业的下游,而现代工业发展相对滞后,也制约企业发展。
责任编辑:于琳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