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对气候变化,中国企业的责任与实践
——在德班气候大会“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在全球与中国发展趋势的展望”研讨会上发言
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战略部主任 曾武
(2011年12月4日)
尊敬的解振华副主任,尊敬的何建坤院长,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,女士们,先生们:
下午好!
出席德班气候大会,并在“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在全球与中国发展趋势的展望”研讨会上发言,我感到非常高兴。今天上午,德班气候大会“中国角”正式启动,首先我代表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及中国企业,预祝“中国角”成功举行,向关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各位嘉宾、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欢迎!
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加剧的今天,发展低碳经济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人类的责任,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。在这个过程中,政府和企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,承担着不同的责任。
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,坚持把节约能源、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,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,以高度的责任感、使命感,庄严地做出并切实履行自主减排承诺,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,为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,中国企业已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企业的战略重点,将追求经济、社会、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视为企业价值的核心要素。过去五年来,我们中国企业积极行动,淘汰落后小火电机组7.7亿兆瓦,淘汰落后炼钢产能7200万吨、炼铁产能1.2亿吨、水泥产能3.7亿吨、焦炭产能1.07亿吨、造纸产能1130万吨、玻璃产能4500万重量箱,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,减少了污染物排放。与此同时,中国企业积极投资低碳产业,投资力度越来越大,发展速度越来越快,不仅远高于中国政府历次五年规划,而且领先全球。例如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,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4亿兆瓦,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000兆瓦(至2011年底),生物质发电装机5000万兆瓦。以上数字客观有力地说明,中国企业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发挥了积极的作用,有效促进了中国低碳经济进步和产业规模化发展,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力,由三大要素构成,即政策、技术和商业模式。政策创新层面,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未来发展低碳经济的多项措施,并且正在积极探索更加系统的制度创新;技术创新层面,中国企业在不断地增强技术创新的能力,不断地提出更加高远的创新目标,努力推动低碳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;商业模式创新层面,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正在共同探索推广低碳经济典型模式,携手建设更加开放、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。
女士们,先生们,应对气候变化,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。在此,我们中国节能代表中国企业再次呼吁,各国政府要支持各国企业加强广泛深入的合作,共同应对气候变化,保护地球家园,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!
谢谢大家!